6月27日上午11時許,隨著首飛航班川航3U8001的轟鳴升空,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通航,成都成為繼上海、北京之后第三個擁有兩個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。
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我國“十三五”期間規(guī)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機場,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、貨郵吞吐量130萬噸的需求。
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通力第66個投入使用的航空樞紐項目,通力為其提供267臺電、扶梯設備與智能客流解決方案,并在項目建設期間,提供全面的支持與配合。
148臺MonoSpace無機房電梯
89臺TranSys無機房電梯
2臺載重7000kg的有機房貨梯
24臺MiniSpace小機房電梯
4臺自動扶梯
E-Link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
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以“平安、人文、智慧、綠色”為特點,打造“國際一流、國內領先”的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。
智慧“黑科技”
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借助大數(shù)據(jù)物聯(lián)網(wǎng),運用了許多先進的現(xiàn)代“黑科技”,如機場中即時航班動態(tài)通知、個人定位系統(tǒng)、RFID行李追蹤、自助登機、自助行李托運、生物技術識別、個人城市交通系統(tǒng)(PRT)、無人駕駛智能小車等,不僅體現(xiàn)了機場的自動化與智能化,也為旅客提供了智能化一站式服務和方便快捷的乘機體驗。
便捷出行
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可以實現(xiàn)全流程自助服務,包括自助值機、自助行李托運、智能安檢線、自助登機等,通過人臉識別技術,實現(xiàn)了全流程刷臉出行。
在T1和T2航站樓之間無人駕駛的全自動APM捷運系統(tǒng),24小時不間斷運行,只需1分鐘就能快速穿梭于兩座航站樓之間。
“無縫銜接”
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有著最為便捷的換乘,兩個航站樓之間的綜合交通換乘中心(GTC)集多種公共交通方式于一體,從航站樓到達層出口到各交通方式乘車區(qū)步行距離不超過500米,實現(xiàn)“無縫”換乘。
通過全球規(guī)模最大、最復雜、技術含量最高的行李處理系統(tǒng),旅客可在機場酒店、地鐵站廳、GTC換乘大廳辦理值機和托運手續(xù),卸下行囊輕松過檢候機。
“天府之窗”
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宛如一座“藝術博物館”,航站樓前“坐”著天府機場標志性公共藝術作品——雕塑大熊貓“團團”,機場內藏充滿四川特色的“天府十二景”,每個庭院景觀都是不同的四川名勝風景的縮影。
圖片四川機場集團
10余幅巨大的墻面藝術作品,把成都的“韻味”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多家川內知名博物館也與天府機場合作,共同打造了航站樓文博空間,展示傳播四川悠久的歷史文化。
圖片四川機場集團
最高“綠色”認證
綠色同樣也是天府國際機場的一大特點。從最初設計開始就按照綠色建筑目前最高標準設計進行建設,辦公區(qū)和輔助設施工程均獲得了國家綠色建筑三星設計標識的認證,這是綠色建筑的最高級別認證。
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從今天起以獨有高昂的精神面貌面向世界騰飛。通力也在這里開啟新的旅程,為這座國家級重點工程添光溢彩,伴隨每一位旅客“登機”出行,帶去更加安全、便捷、高效的客流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