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則“重慶24層高樓無電梯”的視頻在網上熱傳,這棟樓也迅速成了“網紅”。樓里住戶表示,自從該樓走紅后,每天都有三四撥人慕名來參觀。(1月22日 《半島晨報》)
一棟24層的樓,沒有電梯,當然不可思議,在便捷化的現代都市中,這就是一個另類的存在,有人來看稀奇,也不足為怪。
但這樣的大樓又不該是個稀奇,對樓內居民而言,是一個尷尬而痛苦的存在,是生活的不便,甚至是艱難。這種爬樓的煎熬,不應該是外界眼中的風景,這不是看熱鬧的地方,而是體察民情民意的地方,真正應該來看看的,是當地的相關職能部門,并想辦法加以解決。
沒有電梯的高樓,其突兀存在的,是舊樓裝電梯的困境與亟待化解的難題。重慶這座高樓,只是因為樓層太高,而顯得有些特別罷了。眾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老樓,都存在無電梯的煩惱,而現在重新加裝電梯的話,又有各種制約。加裝成本、鄰里協(xié)調、審批辦證等諸多事項的解決,比電梯本身更難辦。據報道,在舊樓裝電梯這個問題上,低層居民反應冷淡,擔心破壞建筑的外立面、影響通風和采光,還要承擔費用,當然沒積極性。
說白了,舊樓加裝電梯,是一個利益問題,錢從哪里來,后期如何維護,需要一個主體來兜底。這個推動力,除了政府層面,以相關政策來破解,別無捷徑可走。比如簡化審批手續(xù),動用維修基金或住房公積金,都可以研究,或進行試點,成熟后再推廣。
沒有電梯的24層高樓,一點都不好玩,這座高樓成了網紅,其實是個冷笑話,原本是個不正常的現象與存在,還是希望能想辦法裝個電梯,不要這種稀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