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臺山飛機場建設的奠基準備工作即將于近日舉行,4月17日下午,忻州賓館五臺山機場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為此緊張忙碌著。至此,革命老區(qū)忻州將結束 沒有民航的歷史。
去年4月3日,山西省政府將《關于將空軍定襄機場改擴建為軍民合用五臺山機場的請示》正式呈報國務院中央軍委。今年4月9日,國務院以國函 [2010]32號作出《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同意空軍定襄機場實行軍民合用的批復》。忻州市市長助理、五臺山機場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史虎生說:“在全國機場 的批復立項過程中咱們這個是最難的。但經過一年的努力,我們得到批復用時最短。”
立項艱難批復快
據(jù)介紹,五臺山機場將與空軍定襄機場實行軍民合用并進行擴建,飛行區(qū)按4C標準設計,建成后的航站區(qū)年旅客吞吐量為35萬人次,貨郵吞吐量 1570噸,預計投資為近5億元人民幣。
“雖然說五臺山機場投資不大,但程序多帶來的難度很大。從2008年以來,全國新建立項機場50多個,在全國機場的批復立項過程中咱們這個是最 難的。但經過一年的努力,得到批復我們是用時最短的。”史虎生對《山西青年報》記者說。
說到立項的艱難過程,史虎生說,山西省委、省政府多方努力,山西省委常委、常務副省長李小鵬赴京出席座談、簽約四次。山西副省長張建欣、忻州市 委書記董洪運、市長李平社赴京協(xié)商機場事宜達10多次。
兩次在全國“兩會”上被提出
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兩位全國人大代表曾就五臺山機場的立項問題,在全國“兩會”上提出。
早在2001年,中國民用航空局(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,簡稱“民航局”)就對《五臺山機場選址報告》作出批復,“原則同意所選東留屬場址為新建五臺山機場推薦場址”。2005年,因為方案被相關部 門否定,全國人大代表、時任忻州市人大副主任馬林風曾在全國“兩會”上專門提過議案,希望部門支持地方發(fā)展。很快,有關部門給予答復,說清了不能啟用代縣 選址的原因,并且提出了重新勘選場址的建議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忻州市委書記董洪運在參加今年的全國“兩會”時,再次提出了“繼續(xù)支持山西民航機場建設”的建議,建議在山西朔州、五臺山等地建 設機場。他說,這些機場建成后,我相信山西的經濟建設將插上新的翅膀。
2010年4月9日,五臺山機場項目立項一事得到最終批復。至此,五臺山機場項目立項申報工作劃上了圓滿句號。